[攀岩心法]為什麼你該離開攀岩館? |抱石技巧|攀岩技巧|岩流工作室|朱威抱石台

成長中的攀岩者肯定會聽過攀岩前輩告訴你一句話,『多爬就會進步』身體的岩感很重要,但實際是爬了一陣子之後還是會發現一樣的問題、一樣的瓶頸,再度感覺自己進步緩慢,這時候的你,是該去其他地方走走了。

如果你是常常待在同一間攀岩館的岩友,或許你可以參考這篇文章,若你是常常跑不同攀岩館得岩友,也可以看看這樣的訓練方式適不適合你。

會寫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我自己,剛開始接觸攀岩時,習慣到同一間岩館,習慣相同的牆面、相同的岩塊、相同的路線風格,卻也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在舒適圈已久,直到有次到其他岩館攀爬時發現,自己對於不同動作的型態、牆面斜度,甚至岩塊的差異掌握度都非常的貧弱,這時候才意識到自己該走出舒適圈了。

攀岩動作分為百百種,不同的角度、岩塊、擺放位置都會變成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線,想知道定線員都怎麼設計路線可以看這一篇,各種因素所催生出的路線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,所以動作型態也就這樣區分出來,大致分為幾種:力量、協調、柔軟、平衡、技巧、技術。


力量:顧名思義就是以力量為主的路線,其中包含指力、抓握、身體力量等動作,白話一點就是說,最少要有停在牆面上的基礎力量。

協調:協調動作常見於在同時間將2個以上的動作串聯,包含常見的動態協調與靜態動作協調,身體對於協調動作的掌握能力越高,越不需要花費不必要的力氣,相對的動作也越流暢。

柔軟:更多地身體活動範圍以及運動效率,能在攀爬時做出更多的動作與避免身體造成運動傷害。

平衡:常見於內傾牆(SLAB)與零度牆(FACE)藉由岩點的擺放以及動作設計考驗攀岩者的平衡技巧以及身體控制,通常腳法也是關鍵。

技巧:技巧廣泛的運用在各種型態,主要是對於攀岩動作的熟練度,舉凡側身、DROPKNEE、FLAG等等,都是技巧的一部分。

技術:上述所提的都屬於技術的一部分,技術則是對於動作的掌握程度以及對自己身體的控制能力,相同的動作可以藉由不同的練習來達到更高的層次,更高難度的路線對應的就是更高的技術要求,這也是攀岩人都必須擁有的一項。

而上述的每項能力都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,只有協調沒有力量,就像一輛汽車沒有汽油,跑不動啊!相反的只有力量也不夠,現今的路線型態非常多樣,不是單靠力量就能過關,所以每項能力都必須全面訓練。

也因為現今台北攀岩館的林立,許多上班族下班後就可以到市內攀岩館,不需要像以往必須跑到戶外才可以享受攀岩抱石的樂趣。

建議多到不同岩館的優點就如同上述所說,攀岩不同的路線型態、風格、岩塊材質,都能有效地幫助刺激身體的型態與動作,更能感受不同定線員的想法與設計,讓身體更加的全面化。

以上的小小心得分享給大家,如果對文章有何想法或建議也歡迎與我聯繫。




🔥課程時間:週一至週五
🔥課程人數:2-4人(採預約制)
🔥課程地點:台北市
🔥課程時數:一期為四堂課一堂1.5小時
🔥課程費用:一期3200元,續報課程享9折優惠

合作邀約信箱
朱威抱石台網站





加入好友